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国家生产力发展趋势与新动能课题调研组到中冶华天调研
来源:本站 作者:欣闻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7日
+ . -

      3月23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生产力学会共同组成的国家生产力发展趋势与新动能课题调研组到中冶华天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优化升级情况调研。中冶华天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惠莹陪同调研。
  中冶华天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殿瑶作《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优化升级情况》主题汇报,着重就“1234567”华天优势数字名片、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举措、科技创新成果和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
  期间,调研组专家围绕中冶华天钢铁冶金建设业务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康养产业和绿色能源优势品牌业务,就内部资源状况分析、市场资源开发、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优势品牌积累和能力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气氛十分热烈。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课题负责人陈宝明在讲话中对中冶华天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非常高兴走进中冶华天开展课题交流,让课题组对中冶华天有更多的学习和更深刻认知。中冶华天新动能培育是十分优质鲜活、极具典型的案例。一是新动能培育在华天体现得更加生动,新动能不仅在新技术还包括新市场、新工艺、新产品开辟等等。二是通过数字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在华天更加突出,依托传统钢铁冶金业务向水环境和康养产业等业务延伸。三是数字基础在华天更加强大,源自自身优势技术、深厚基础和强大研发、管理等数字控制能力,使传统业务弱势变成强势,并走在前列。他表示,将认真总结,全力推介中冶华天新动能培育典型案例,希望中冶华天继续立足自身7大技术研究院,在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的同时,用活用好用足资源,多与国家、地方培育重点的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更大地激发积极性、创造性,更快地提升数字核心能力。
  田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感谢课题组一行到中冶华天交流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公司发展思路。他说,在国家2015年提出新旧动能转换之前,中冶华天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新旧动能转换对华天来说就是转型,转变盈利模式,转变经济增长点,转变服务模式,转变管理模式。一是围绕传统钢铁冶金业务,在节能上下功夫,在环境保护上下工夫,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围绕钢铁全流程工艺不断优化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成本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数据,帮助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低人工成本上,实现高炉优质、高产、低耗、长寿、环保。二是立足钢铁工业的废水处理经验,公司向民用废水处理拓展更有底气。在水环境治理上,华天是工转民,从工业废水转移到民用废水之后,又把工业的一些技术转移到民用上来,应该说,在工转民水环境技术改造迈出了坚实步伐。三是距离国家新动能转换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中冶华天在新旧能转换“有”中生“新”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也有了一定成效,但在国家要求新动能转换“无”中生“有”,产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等方面还做得不够。新动能转换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今天能见到的新动能,可能明天又变成旧的了,要持续创新、精益求精,将大数据、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等有机融合,提升华天近60年技术底蕴,推动华天持续转型升级。
  当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还参观了中冶华天中试制造服务基地和水处理研发中心实验室。
  据了解,国家生产力发展趋势与新动能课题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立项,中国生产力学会承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是国家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是围绕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的战略问题研究。中国生产力学会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是常年开展研究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社团组织,自1980年成立以来,一直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联系我们| 招聘平台入口|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南京园区:江苏省南京市富春江东街18号 马鞍山园区: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西路699号
皖ICP备0500753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5040200015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