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清癯、温润谦和,谈笑间神情自若,兴起时总会哼唱几句;
载誉满满,却谦逊从容;多岗多责,却责无旁贷;
他用创新思维展现他的不同凡响,用行动诠释不负初心……
他,就是中冶华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谢晓红。
谋篇布局前进在征途
2015年,为迅速打开浙沪地区房建市政业务的新局面,加快构建公司“五五”发展格局,加速公司房建市政业务的发展,公司领导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和有潜力、有条件的地方开办区域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应时而立,谢晓红也自此肩负起重任,开始谋篇布局,征程不止。
基于EPC能力内核的分公司组织架构迅速搭建,开篇布局,敢为担当,谢晓红对团队成员提出四个“要”:一要树立独立作战的特种兵意识以及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在坚定团结的基础上打胜仗;二要埋头做事,勤勉务实;三要提高学习意识,提升能力,看齐市场差距,加宽知识拓深业务;四要“用数据说话,拿指标履行职责”。
这一年,面对分公司初创期人手不足、资源短缺等重重困境,谢晓红常以“大家一起走、不落下,以享受的心态,用心做事,专注于工作”。为迅速打开市场,“天未亮,人已在途中;披星戴月、连战奔波”是他工作常态。润物细无声,谢晓红的率先垂范,令员工纷纷效仿。短短的三个月初创期,谢晓红带领的9人团队齐头并进、努力拼搏,创造性地攻克了4.4亿元的EPC项目订单。这一开篇之作,迅速打开了上海分公司的工作局面,谢晓红也因此收获了公司2015年度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选择比努力重要100倍”。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市场形势变化,具有敏锐嗅觉的谢晓红,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上海分公司如何可持续健康发展,新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如何拥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团队未来优势如何塑造?如何为“后PPP时代”做好准备?他开始沉潜而学,蓄势待发……
康养之旅渐入佳境
博士教育背景造就了谢晓红优秀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宽阔的视野。在涉及医疗、康复、养老、养生、旅游等诸多领域的大健康产业,谢晓红看到了无限商机。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公司领导交流,他决定将“康养产业”方向作为上海分公司发展的“亮点”,同时,也为公司转型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6月15日,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冶华天成立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兴产业平台,燃烧着谢晓红心中的激情,让他撸起袖子,以长征战士的精神,开始打造康养产业特色产品。他带领着团队,积极发展康养产业技术研究。参与各类专业学术交流,筹办国际会议,提升康养研究院品牌影响力;构建专家智库、搭建社会资本及项目策划、运营管理平台;组织开展科技研发工作提升业务格局,出版了《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并结合自身多年项目管理经验,融汇医疗建筑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智慧积淀,主编并出版了专业论著《现代医疗建筑》。
而此时,谢晓红更加忙碌了。双肩包、拉杆箱、手机成了他的差旅标配,祖国大江南北留下了他的“康养足迹”,云南、海南、深圳、河北、新疆、西藏、四川……一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路上,一天辗转几个城市成为常态,经常下飞机一开机,就看到十多个未接电话、上百条工作微信。“康养之旅不康养”,长期的奔波往返、高负荷,旅程成为了他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享受,经常落座不足分钟,就得起身开始各种拉伸健体动作,缓解疲惫……然而,对谢晓红而言,“努力之前,选择最重要;选择之后,努力最重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劳累算不了什么”他总是微笑着说,这叫“后天下之康养而康养”。
两年圈定三百亿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面对新兴产业市场开拓,谢晓红积极践行康承业董事长提出的“只要不踩空,快就是对的标准”市场开发理念,率领团队快速发力,以“效率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品质铸就永恒”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政府对中冶华天的印象和认知。
阜康,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经过谢晓红的精心部署,以“源于文化精策规,创新供给筑地标”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地、一带一路新疆天山天池康养产业策划案,精准切中城市发展的关键命题,极大吸引了政府领导团队的兴趣,使得中冶华天在央企森林中异军突显,并一举延伸获得阜康市城市基础设施EPC项目、天山天池文创小镇等多个项目。
成都,美丽的西南明珠。在获知重要项目机会的当晚,谢晓红部署分公司人员在上海、成都、北京等地联动办公,发挥各自智慧、资源,连夜消化项目需求,与各方面进行彻夜不间断沟通,次日早上便提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方案,“一夜之间拿出专业规划方案”,其速度让政府部门叹为奇迹,也赢得了参与百亿级项目的资格。
威海,联合国人居典范城市。2017年5月,在初次拜访当地政府时,分公司团队一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一边在驱车赶赴下一个调研现场的路途中编写项目架构与合作协议,并在紧锣密鼓的现场考察结束时同步递上合作协议文本,市领导感叹不已,“这可真是从没见过的高效率!”时隔一月余,一版以“欢聚威海,感受四海”为题的威海市黄金海岸规划设计方案再次赢得了市领导班子的感叹,被誉为“用力,用心,用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么高品质的规划案”。威海,成为又一个百亿级的医疗健康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政企合作基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间,谢晓红带领团队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华东、西南、西北等地连续攻克了数个百亿级的新兴产业合作空间,一批具有华天特色的康养产业品牌和标杆项目基地即将诞生。
不负初心再谱华章
作为美国项目管理学会项目管理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专家、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家,谢晓红坚持与时俱进,与业内同行及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习,汲取智慧,作为团队建设的不竭源泉。一支“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活力团队在谢晓红的不断打磨下持续奋进。
坚持创新引路,以“456层级”带“123层级”。谢晓红剑指,“基于EPC这个看家本领,重点延伸打造三种能力:方案策划能力,金融运作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并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在这一发力下,新兴产业的市场开拓过程也带动了市政、房建等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17年上半年,上海分公司完成了35.3亿元的新签EPC合同额,开创了中冶华天实体型分公司的发展先例。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谢晓红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不断自我加压,开启了频繁的上海、成都、新疆等地联动办公模式。满满的行程磨砺着他的意志,人日渐消瘦,目光却日渐坚定;复杂突变的问题挑战着他的智慧,运筹帷幄之间,博学广识展风采。一路走来,他矢志弥坚,勇攀高峰,敢于担当,不惧挑战,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满满。如今,谢晓红正带领分公司团队继续脚踏征途,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型区域分公司,为助力“大院强院新型院”快速发展阔步前行。(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