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中冶华天EPC总承包的宁夏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宁钢集团”)60万吨高线项目在宁夏中卫举行了投产庆典仪式。中冶华天董事长、党委书记康承业受邀参加了仪式。
康承业在致辞中表示,宁夏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互联互通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足与运营效率不高并存的现状为宁钢集团产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中冶华天与宁钢集团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合作友谊,见证并亲历了宁钢集团的发展与壮大。从宁钢集团的料场、烧结、高炉到今天的高线,都饱含着双方的辛勤努力,凝结着共同的智慧结晶。宁钢集团高线项目无论技术含量还是装备水平在国内都首屈一指,是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技术的完美结合。中冶华天的项目团队不负众望,在实际工期9个月的时间里,向宁钢集团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中冶华天将坚持“效率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品质铸就永恒”的核心价值观,继续深化与宁钢集团在各方面的务实合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卫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以2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300名本科生、500名大专生的“21135”人才队伍和高端技术、先进装备、优质服务助力宁钢集团的发展,为中卫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中卫市委副书记马世军在致辞中代表中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项目投产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宁钢集团是中卫本土培养起来的骨干企业,多年来为中卫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几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宁钢集团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并成功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宁夏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此次高线工程只用9个月时间就实现了顺利投产,创造了“宁钢速度”。当前,中卫市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型追赶,创新发展”思想理念,继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助力宁钢集团实现联合发展,不断使企业、社会经济走向正常发展道路。
宁钢集团董事长曹广江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的中卫市委、市政府,合作方中冶华天等表示感谢。他说,此次顺利投产的60万吨高线是宁钢集团历史上第一个从招标到投产按计划完成的令人非常满意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中冶华天以及各参建单位付出了巨大努力。60万吨高线工程的投产使宁钢集团又向山顶迈出了一大步。
宁钢集团总经理刘菲表示,中冶华天为宁钢60万吨高线工程提供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范围、全过程技术服务。工程实施以来,中冶华天项目部抓重点、保节点,重点阶段专人跟,重点部位每天检;宁钢项目部也加班加点全力配合,克服了诸多困难。需要1年工期的项目只用了9个月就已具备投产条件,意义非凡。从今天起,宁钢集团就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最全、最优的线材供应商,将为宁钢集团今后的战略发展、自治区及中卫市经济腾飞做出应有贡献。
据悉,宁钢集团60万吨高线项目采用了热送直轧,粗轧前三架轧机则采用了无孔型轧制,大大降低了能耗损失;而整线轧机、飞剪等均为交流变频电机,核心设备精轧机、吐丝机、夹送辊、打包机均为进口设备,传动控制系统均为西门子、普瑞特进口设备,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了整座轧线系统的稳定性,是一条世界上先进的、国内一流的线材生产线,可以生产各种规格和品种的线材。该项目实现了宁钢集团项目建设的又一次重大历史突破,为宁钢集团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换代打下坚实基础。
参加庆典仪式的还有,宁夏回族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王玉明、环保厅正厅级巡视员鲁国全,中卫市政协主席罗虎成,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玉忠,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金融系统、中冶建工集团、西马克梅尔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台湾)科技管理学院有关负责人等;中冶华天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建国,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冶华天副总经理李惠莹,中冶华天副总经理陈延贵以及宁钢60万吨高线项目部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