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 拥抱未来 不忘初心 奋力前行
——在“中冶华天60华诞庆祝大会暨第四次企业文化推升活动”上的讲话
董事长、党委书记康承业
(2017年6月10日)
亲爱的华天,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情深意暖、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我们满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欢聚在开基立业之地的诗城马鞍山和草原钢城包头,隆重庆祝中冶华天建院六十周年。此时此刻,南北两地,遥相呼应,心心相依,一起重温六十年的奋斗历程,一道分享六十年的丰硕成果,一同展望催人奋进的美好未来。这是中冶华天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公司上下的一件喜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冶华天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冶华天事业发展的中国五矿集团暨中冶集团,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包头市委、市政府,南京建邺区委、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中冶华天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代又一代“大马院”和“大包院”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对本次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六十年峥嵘岁月,六十年矢志不移。1962年“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在山水诗都马鞍山落地生根;1957年“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在美丽的草原鹿城包头扎根立业;2016年7月,包头院加盟中冶华天,新的中冶华天一体两翼,紧紧相连,横跨南北,协同发展。
——六十年来,我们已从钢铁冶金的深处全面走向了新兴产业的高处,从钢铁冶金EPC承包商走向了城市与产业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走向了工程项目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六十年来,我们已从传统的钢铁设计企业转变为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工程建设服务商、产业发展服务商、城市运营服务商。
——六十年来,我们已从钢铁设计为主业,突围扩容,形成以高新技术和智能管理服务为主,积极拓展具有持续稳定现金流的运营业务,构建起“钢铁冶金、环境能源、房建市政、工程咨询、康养产业”五元结构。
——六十年来,我们构建起与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合理匹配的人力资源结构,通过先后实施“1793”“21135”人才登高计划,逐步形成2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300名本科生、500名大专生的人力资源智能结构。
——六十年来,全体华天人以坚定的步伐、必胜的信念,凝心聚力、科研攻关、砥砺奋进,全心全力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中,为中冶华天科技实力的壮大、企业转型升级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这六十年,是中冶华天艰苦奋斗的初创成长史,是一部坎坷前行的市场洗礼史,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史,更是一部催人奋进的“二次创业、跨越发展”史。尤其是自2013年12月下旬全面推行转型升级这三年半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快速变化的严峻挑战,公司突出战略引领,抢抓发展机遇,确立了“二次创业、跨越发展”这一阶段性目标和“做强做优做大”的长期目标,开启了攻坚克难、转型升级,决战决胜、开创新局的关键征程。“一年迈一步,三年跨大步”,2016年公司转型发展取得了市场开发、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资质登顶、全面转型这“五个突破”,并一举实现了中冶华天六十年来的第一次全面转型,在公司发展史上铸就了一座巍峨丰碑。令人难忘的是包头院加盟中冶华天这一年来,公司南北两地坚持观念统一、思想统一、战略统一、文化统一、制度统一、步调统一这“六个统一”,开启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促转型、促升级的全新征程。“六个统一”已成为南北两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年来,公司从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后勤服务等六个方面入手,对包头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今,包头院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商业模式得到升华,干部员工士气高涨,精神状态与作风焕然一新,“百年老店”的品牌价值正在加速释放。
回顾历史,我们感恩那些献身华天事业的优秀前辈们;回顾历史,我们深感敬业、忠诚是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拥抱未来,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六十年已成为过去,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冶华天的优良传统,坚持“效率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品质铸就永恒”的核心价值观,为跨入“大院强院新型院”、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冶华天的明天更美好,祝愿此次“中冶华天60华诞庆祝大会暨第四次企业文化推升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