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新闻
用科技创新铸就“建设美好华天”发展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12日
+ . -


用科技创新铸就“建设美好华天”发展梦
——记中冶华天科技创新工作
傅建设

  中冶华天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实力,使公司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家科技型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冶华天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定位在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公司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 项,国家级优秀工程总承包铜钥匙奖 2项,国家级优秀设计铜质奖2项,省、集团、市的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44项,省部级优秀工程总承包奖7项,集团优秀设计奖12项;新增专利授权293项,新获软件著作权登记36项;主编或参编了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 48项。公司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冶集团创新型企业、马鞍山市科技创新特别奖、马鞍山市首批高层次创新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经过近几年的集中攻关,中冶华天拥有烧结、高炉、炼钢、轧钢、水处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从工艺、设备到自动化控制、软件编程)和产品,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国际水平。
烧结设备大型化是烧结技术发展趋势,设备大型化可以使烧结矿质量指标、节能环保指标和投资及运行费用指标等都得到显著改善。中冶华天为此开发出具有华天技术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和特大型烧结工程技术和设备,先后完成了300平米级、400平米级、500平米级烧结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使中冶华天烧结工程技术跨入了业内领先行列。
与此同时,结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还开发了一批具有华天特色的烧结创新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如大型烧结机双风机生产平衡技术、机头电除尘器粉尘处理技术、水密封环冷机技术、环冷机迷宫密封技术、烧结台车弹簧橡胶板密封技术、烧结台车在线更换技术、烧结智能控制技术等,为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冶华天近年来完成1000立方米以上中型高炉设计27座,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1项目,行业优秀设计奖21项;获得旋流式顶燃热风炉燃烧器等专利技术38项。成功完成土耳其ISDEMIR4#3000立方米高炉的设计,这是国内出口海外最大容积的高炉,获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境外工程)。马钢新区两座4000立方米特大型高炉的建成投产,使中冶华天高炉炼铁技术跃上新台阶,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掌握特大型高炉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单位。
通过不断的集成与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如高炉本体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技术、新型顶燃式热风炉技术、高炉煤粉喷吹技术等。中冶华天新型顶燃热风炉已在15座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
中冶华天在炼钢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最大90t及120tAOD精炼炉,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了基于副枪的转炉静、动态模型的二级控制系统,实现了转炉的智能化炼钢。开发了转炉炉体下悬挂装置并获得专利,填补了公司空白。拥有了先进可靠的转炉底吹工艺模型设计和成套供货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中冶华天全面开发全国产化的全线装备、工艺及控制技术,在大、小H型钢及线棒材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大规格棒材全线国产化设备开发的成功,从开坯机、矫直机到剪切机、精整线的设备,加上公司拥有技术优势的短应力线轧机、型钢万能轧机技术,为公司近几年内持续扩大并垄断国内大规格棒材市场份额作出了贡献。
H型钢的超快速冷却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具有较高冷却速率的冷却方法,主要应用于H型钢热加工工艺过程中的轧后快速冷却,可提高钢材综合力学性能、使用性能以及生产效率。津西大H型钢超快冷工程为中冶华天进入超快冷项目以及相关水泵变频领域的应用积累了经验,开拓了新的技术服务范围。
中冶华天在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从科研、设计、工程建造、核心装备制造、药剂复配到运营管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安徽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冶集团3个省部级水处理工艺或装备技术中心。“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优化”使得低浓度的城镇污水处理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完全依靠生物除磷实现达标。研制的世界领先的高效多功能曝气装备、潜水推流器等污水处理核心装备,已实现了系列化、标准化,并主编了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造纸、印染类高色度废水处理工艺与制剂”、生态处理技术等一大批核心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大气治理方面,中冶华天开发了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其中基于循环流化床法干法脱硫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在行业内率先开展烧结烟气同步脱硫脱硝技术研究。今年年初开发推出了湿式电除雾技术,用于湿法烧结脱硫烟雾治理,并成功实施。
从2012年起,中冶华天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高效“双塔”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已先后在福建三安钢铁集团、江苏中天钢铁集团等10多家钢企推广应用。以中天钢铁集团第一炼钢厂应用为例,水量比原有系统节水90吨/小时,折合全年节约用水约70万吨;系统浊循环水量处理也大大降低,同时降低了运行费用;与第二代、三代的“OG”系统相比,采用该成果后转炉钢厂每吨钢可多回收煤气10-20立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中冶华天开发的10万立方米单段式橡胶膜密封型煤气柜,是目前国内柜容最大的单段式橡胶膜柜。具有施工简单、投资省、活塞速度快、日常零维护、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对各种回收煤气进行灵活储存,形成了6项专利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成果成功应用于山东、新疆等地多个钢企中,填补了国内大容量单段式橡胶膜密封型煤气柜应用的空白,同时也奠定了中冶华天在单段式橡胶膜柜技术上的国内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驱动“二次创业、跨越发展”

  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创新驱动已是形势所迫。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大规模建设新钢厂已不可能。同时,钢铁行业还面临着节能环保的巨大压力。因此,要求中冶华天从钢厂的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新技术入手,开拓新的冶金技术服务市场。中冶集团明确提出“用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的科技发展新目标,这也为中冶华天未来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10月18日,中冶华天召开第二届科技大会,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立足于“两个坚持”,即: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确保组织机构落实、科技投入增长和重要研发平台建设。要努力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性障碍,激发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要围绕钢铁行业改造升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三大方向,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基础研究,确定科技创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核心技术储备,满足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需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康承业董事长指出:“面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新态势,中冶华天能否化挑战为机遇,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两个“最”是中冶华天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的核心要求。”为此,中冶华天要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着重在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及节能环保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研究,实现部分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技术创新突破,努力在具有自身比较优势行业和关键环节实现科技研发能力的独具特色和独占鳌头。在非钢业务领域实施中冶华天的“蓝海战略”,充分发挥已具有的技术优势、研发优势和社会资源整合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效利用、土壤修复、危废处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深入涉足,广泛参与,努力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有所作为。
中冶华天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好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持之以恒地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内外新一轮发展机遇期获得新的突破,确保实现“中冶华天2014-2016年发展战略”,让公司“二次创业、跨越发展”取得成功,铸就“建设美好华天”发展梦。(转自中冶网)


新闻链接:   http://www.mcc.com.cn/Item/49694.aspx

 

联系我们| 招聘平台入口|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南京园区:江苏省南京市富春江东街18号 马鞍山园区: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西路699号
皖ICP备05007537号-1 皖公网安备 34050402000156号

微信公众号